独家观点:张悟本并非一无是处
微微健康网独家专稿(记者 蒙财勇) 张悟本何许人也?百度百科的张悟本的介绍是这样的:养生食疗专家,著有畅销书《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2010年2月做客湖南卫视《百科全说》节目后,其知名度也迅速提高。2010年5月有媒体报道其有学历造假的嫌疑,书中宣扬的“绿豆治百病大法”引发市场绿豆涨价,其食疗理念也遭到专家质疑。随后的事情,大家从媒体中也都知道了,张悟本被媒体批得体无完肤,他的悟本堂也被城管给拆了,可谓,成也媒体,而败也媒体。
那么,这样的张悟本是不是一无是处?他被批倒之后,是不是就烟消云散,科学养生就自己走上正轨了?微微认为,这未必,张悟本事件的价值至少有三个。
张悟本的科谱意义
张悟本所带出的养生热的背后,其实就是科学谱及的缺位,而科学普及缺位的背后,一是科谱从业人员的奇缺,二是科谱知识的传播方式及编写风格。
微微健康网的编辑认为,目前图书市场的严谨科谱类图书本不是说没有,也不能说种类不多,但是,不难看出,这类图书在销量排行榜上只有倒数第一或者第二的命运。与之相反的是,那些言论出位,诸如:“科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咱们的老祖宗早就解决了!”于是“不生病的智慧”“求医不如求己”“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这些所谓的养生书籍大行其道,并且始终占据图书销量排行榜的头位。
究其原因,严谨类科谱知识在行文及语言架构上确实晦涩深奥,甚至部分图书只有具备特定学历的人群才看得懂,相对于大白话的张悟本类的“专家”们的大胆出位的写法,严谨的科谱类图书哪里是张悟本们的对手!这就牵出一个问题:科谱类知识或者图书可以写得生动一些吗?
科谱类书籍是该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了!试想,再不考虑读者的感受,不转变严谨科谱图书的出版思路,国人还要继续受张悟本或者李悟本们的愚弄,还要闹出绿豆治百病这样的闹剧。
部门监管的缺失
张悟本马锐凌等养生骗子们言论出位,甚至很多观点明显是违背科学常识的,同时这些人还挂着卫生部XX专家,或者XX主任的称号,令人失望的是,这些养生骗子竟然可以在报纸在电视上招摇过市,粉丝无数!个中原因不外乎这几个,一是,这些养生“专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只围绕食疗来谈养生,内行人不难看出,食品比药品便宜,更容易让人接受。二是,食疗风险太低了,没见过说绿豆或者茄子能吃死人的报道,基于这两点,民众肯定认为信信也无妨,反正他说的养生知识很浅显,也不没什么害处。
而中国这方面的部门监督,其实很薄弱,食疗及养生不属于医疗也不属于药品方面的监管,因此很容易逃脱政府的监管,而且这方面很少出事,就算出了事,由于管辖权的异议,往往也会不了了之。这一次的张悟本事件闹大了,卫生部门才不得不出面澄清,同时聘请医学专家对错误养生观点进行批驳。让人思考的是,如何实现行之有效的养生和食疗市场的监管,这仍然是个艰难的课题。
失去道德和科学精神素养的媒体
张悟本们为什么能火?除了他们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养生言论,如果没有媒体的推波助澜,这些养生“专家”们再怎么吹也都只能是对牛弹琴。那么,为什么媒体会乐意为这些伪专家们做吹鼓手?不外乎两点:一是,本身媒体的编导编辑及审核人员根本就不知道这些养生言论是违背科学常识的。二是,在巨大的利益及上级要求的赢利任务面前,选择和张悟本们的合作就显得顺理成章,君不见,张悟本事件牵涉到的单位里就有人民日报出版社的身影。中央级的出版机构尚且如此,何况地方媒体?
因此,这三类群体迫切需要提高科学素养:官方所承认、并掌握一部分话语权的所谓“专家”;相关监管部门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媒体从业人员,尤其是电视台的策划人和编导。而媒体道德监管这块,政府应建立出版前的监管机制,由具备条件的医学专家给这类图书或者电视做出版或者播放前的把关及审核。
张悟本不是孤立的事件,它牵扯出的问题是一个社会体系的漏洞和监管的无奈,事件之后的反思更应该是我们所关注的。衷心的希望中国不会有下一个张悟本或者李悟本。
本稿件为本网专稿 转载请注明转自微微健康网